Logo

写作效率工具

当前位置: 好写作网 > 句子素材

麻木不仁的意思

时间:2024-08-27   |   分类:句子素材
麻 木 不 仁 的 意 思

麻木不仁"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代的典籍,原意指皮肤或神经失去知觉,比喻人对外界事物或感情失去反应,变得冷漠、迟钝、没有感情或道德感。以下是对“麻木不仁”的几种解释和用法:
1. **神经麻木**:形容身体的一部分因为受伤、疾病等原因,失去了对疼痛、触觉等感觉的反应。
2. **情感麻木**:比喻人对外界的事物、情感或他人的痛苦感到无动于衷,缺乏同情心或共情能力。
3. **道德麻木**:指个人或群体在面对不正义、不道德的行为时,无动于衷,缺乏批判和抵抗能力,甚至可能参与其中。
4.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形容在公共事务、社会问题上,个体或群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对社会的不公或危机视而不见。
5. **政治冷漠**:在政治活动中,表现为对政治事件、选举、政策等漠不关心的状态。
“麻木不仁”这个词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缺乏同情心、对不公不义现象视而不见的人或群体,强调了社会责任感、同情心和参与感的缺失。

1. **神经麻木**:形容身体的一部分因为受伤、疾病等原因,失去了对疼痛、触觉等感觉的反应。例如:“他在那次事故中严重受伤,右手的神经出现了严重损伤,整只手就像陷入了一种麻木的状态,对外界触碰没有任何感觉。”
2. **情感麻木**:比喻人对外界的事物、情感或他人的痛苦感到无动于衷,缺乏同情心或共情能力。例如:“他长期生活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逐渐对周围人的喜悦与痛苦都显得漠不关心,变得情感麻木。”
3. **道德麻木**:指个人或群体在面对不正义、不道德的行为时,无动于衷,缺乏批判和抵抗能力,甚至可能参与其中。例如:“在那个腐败盛行的环境中,他开始变得道德麻木,对各种不法行为视而不见,甚至自己也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
4.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形容在公共事务、社会问题上,个体或群体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对社会的不公或危机视而不见。例如:“他整天忙于个人的小圈子,对社区的垃圾问题、邻里纠纷等公共事务毫不关心,对外界的呼吁和组织的公益活动也漠不关心,完全丧失了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5. **政治冷漠**:在政治活动中,表现为对政治事件、选举、政策等漠不关心的状态。例如:“尽管社会上关于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他却对此无动于衷,对政治动态的更新也不感兴趣,表现出了明显的政治冷漠。”

最新句子素材

感谢的话语

感谢的话语

表达感谢的话语多种多样,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关系。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谢话语示例: 1. **非常感谢您** - 这是日常对话中表达感谢的简洁方式。 2. **感谢您的帮助** - 当某人提供过帮助时,使用这句话来表达感激之情。 3. **...

171 人阅读 时间:2024-09-24
教师祝福语录

教师祝福语录

1. "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您是我们最忠实的舵手,引领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愿您的教学生涯充满阳光,每一堂课都能点亮学生的心灵。" 2. "您的智慧如同星辰,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愿您在教育的旅途中,收获无尽的尊重与爱戴,让每一位学子都能在您的...

172 人阅读 时间:2024-09-24
祝愿老师祝福语

祝愿老师祝福语

1. 愿您的智慧之树常青,知识之泉永流,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 2. 老师,您的教诲如春风化雨,滋养了我们的心田,愿您的日子如诗如画,充满欢乐和温馨。 3. 您的每一句话,都如同闪烁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前路。祝您教师节快乐,生活幸福美满。 ...

173 人阅读 时间:2024-09-24
好段摘抄赏析

好段摘抄赏析

摘抄赏析是一种阅读和学习的方法,通过选取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并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来提升语文素养和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关于好段摘抄赏析的指导性内容: ### 步骤与方法 1. **阅读与选择**:首先,广泛阅读各类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学术文章等...

174 人阅读 时间:2024-09-24
鼓励自己的话简短唯美

鼓励自己的话简短唯美

鼓励自己时,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能起到积极的内心激励作用。这里提供了一些简短而唯美的鼓励话语,希望能激发你的正能量: 1. **你比想象中更坚强** - 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挑战。 2. **每次努力都是成长的序章** - 每次尝试都是通往成功...

175 人阅读 时间:2024-09-24
关于春天的优美句子200字

关于春天的优美句子200字

春天,这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季节,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的目光。在这份列表中,我将为您挑选一些描绘春天美景、氛围及感受的优美句子,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丝春风拂面的清新感。 1. **万物复苏的画卷**:春天来了,大地被一层淡淡的绿意覆盖...

176 人阅读 时间:2024-09-24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