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良师益友:优秀的老师和有益的朋友。2.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声望崇高。3. 桃李满天下:形容老师教育的学生很多,遍布世界各地。4. 慧眼识人:形容老师有眼光,能够准确地识别学生的优点和缺点。5. 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形容老师在教学上采取灵活的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6. 诲人不倦:形容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不知疲倦。7. 春风化雨:形容老师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茁壮成长。8. 教导有方:形容老师的教育方法正确、有效。9. 树人立德:形容老师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有道德的人。10. 脱颖而出:形容老师教导的学生在学校、社会上有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
1.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庄子·外物》:“吾尝闻,良师者,益友也。” 用法:描述优秀的老师和有益的朋友。 创作一句话:他不仅是我们的老师,更是我们的良师益友。2.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此谓之德高望重也。” 用法:形容道德高尚,声望崇高的人。 创作一句话: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深受人们的尊敬。3.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汉书·贾谊传》:“于是乎贾生引言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用法:形容老师教育的学生很多,遍布世界各地。 创作一句话:他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世界各地。4.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汉书·贾谊传》:“贾生闻而叹曰:‘嗟乎!以后世之从长者为师,未有知其情而能善其事者也。’” 用法:形容老师有眼光,能够准确地识别学生的优点和缺点。 创作一句话:他是一位慧眼识人的老师,能够准确地识别每个学生的特点。5.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论语·季氏》:“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用法:形容老师在教学上采取灵活的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创作一句话:他是一位因材施教的好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6.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论语·颜渊》:“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用法:形容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不知疲倦。 创作一句话:他是一位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不知疲倦。7.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用法:形容老师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使他们茁壮成长。 创作一句话:他的教育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使他们茁壮成长。8.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论语·乡党》:“子曰:‘学而优则仕。’” 用法:形容老师的教育方法正确、有效。 创作一句话:他的教育方法正确、有效,学而优则仕,深受学生们喜爱。9.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用法:形容老师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有道德的人。 创作一句话:他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成为有道德的人。10. 出处:中国古代的成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中曰:‘吾闻老聃之言曰:’万物莫不以时,而趍有常。……故君子有常,故其进也,若脱兔,其退也,若冥鸿。’” 用法:形容老师教导的学生在学校、社会上有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 创作一句话:他教导的学生在学校、社会上有出色的表现,脱颖而出。
1. 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这一成语形容人的脸色和善,笑容可掬,非常和蔼可亲。 2. 温文尔雅 - wēn wén ěr yǎ 这一成语形容人的脸色温和、礼仪得体,表现出高雅的风度。 3. 和蔼可亲 - hé...
在字母表中,能独立成词的字母有A、B、C、D、E、F、G、H。它们在英语中都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例如: - A:不定冠词,用于表示一类事物中的任意一个。 - B:英文字母,表示第二位。 - C:英文字母,表示第三位。 - D:英文字母,表示...
在中文中,有很多表示人年龄的词语。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词语: 1. 婴儿:刚出生的婴儿。 2. 幼儿:1-3岁的孩子。 3. 儿童:4-14岁的孩子。 4. 少年:15-19岁的青少年。 5. 青少年:10-19岁的青少年。 6. 青年:18-...
1. 酸奶 - 酸奶是一种乳制品,它是由牛奶发酵而成的。通常在发酵过程中会添加一些细菌,使得牛奶中的乳糖转化为乳酸,使得酸奶口感酸甜。 2. 酸奶酪 - 酸奶酪是一种由酸奶制成的乳制品,它的特点是口感细腻,营养丰富。 3. 酸奶杯 - 酸奶...
1. AABB式的词语是两个字的词语,词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字是相同的。例如"干干"、"跑跑"等。 2. ABAB式的词语是指由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是把一个词语的前一个字和后一个字分别换成两个不同的字组成一个新的词语。例如“吃饭”,可以变成“吃...
下面是我能够想到的一些以“答”字开头的词语: 1. 答案:指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所得到的结果。 2. 答应:表示同意、答应做某事。 3. 答辩:指在学术、法律等领域中对某种主张进行反驳或反驳对方的言论。 4. 答复:回复、回信,通常用于回答...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