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泣涕”、“泣诉”、“泣血”、“泣下如雨”、“泣不成声”、“泣涕涟涟”、“泣涕如雨”、“泣不可仰”、“泣饮牛”、“泣歧路”、“泣歧路者”等。
出处、用法及创作一句话:1. “泣涕”:出自《左传·宣公十四年》:“子产泣涕曰:‘臣实不才。’” 用法:形容哭泣的样子,如“他泣涕流涕,看上去十分伤心。” 2. “泣诉”: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请泣诉于父兄。” 用法:通过哭泣来讲述,如“她在法庭上泣诉自己的亲身经历。”3. “泣血”: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泣血而书之。” 用法:形容悲痛之极,如“这位母亲为了儿子的死讯泣血痛哭。” 4. “泣下如雨”: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涕泣如雨。” 用法:形容眼泪如雨般流淌,如“她看到父亲的遗像,眼中泣下如雨。”5. “泣不成声”:出自《论语·里仁》:“子曰:‘不如吾所知乎,泣涕零如雨。’” 用法:形容哭泣得说不出话,如“看到亲人的遗物,她泣不成声。”6. “泣涕涟涟”: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涕泣涟涟,终夕不寐。” 用法:形容哭泣不止,如“她面对亲人的遗体,泣涕涟涟。”7. “泣涕如雨”: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泣涕如雨。” 用法:形容哭泣得眼泪如雨般流淌,如“看到儿子的遗体,她泣涕如雨。”8. “泣不可仰”:出自《汉书·孝武本纪》:“涕泣不可仰。” 用法:形容哭泣得深沉而悲痛,如“听到儿子去世的消息,他泣不可仰。”9. “泣饮牛”: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泣饮牛,涕沾襟。” 用法:形容因悼念亲人而哭泣,如“他泣饮牛,涕沾襟。”10. “泣歧路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泣歧路者。” 用法:指因思念亲人或是面临困难而哭泣的人,如“他看到儿子的遗像,不禁成了一个泣歧路者。”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