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写作效率工具

当前位置: 好写作网 > 句子素材

振聋发聩造句简单

时间:2024-08-22   |   分类:句子素材
振 聋 发 聩 造 句 简 单

1. "他的演讲真是振聋发聩,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2. "这则新闻的揭露简直振聋发聩,揭示了社会的黑暗角落。"
3. "这位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富,言语犀利,振聋发聩,令我受益匪浅。"
4. "他的直言不讳让人感到振聋发聩,充分展示了他的勇敢和正义感。"
5. "那个电影场景设计得极其震撼,瞬间就让观众感到振聋发聩。"
6. "他的歌曲歌词直指人心,充满力量,每一次听到都感到振聋发聩。"
7. "那次事件的公开审理过程,对公众意识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此类问题。"
8. "她那篇关于环境破坏的报告,内容深沉,观点强烈,让所有读者都感受到了振聋发聩的警示。"
9. "他的批评言论虽然尖锐,但却振聋发聩,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和审视一些被忽略的问题。"
10. "他的发言振聋发聩,不仅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在网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 用法解释:
"振聋发聩"是一个成语,来源于《左传》中的一句话“目之使视,耳之使听,若不任其职,将有天谴”。后来引申为声音大到能打破耳朵,用以比喻语言或言论非常响亮或深刻,能让人突然明白或震惊,引人深思。
1. **例子**:他的演讲真是振聋发聩,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 这里指的是演讲者的话语深刻且震撼,使听众对自我价值观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 创作例子:
11. **他的小说情节设计得巧妙,每一章节都振聋发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了作者构建的引人深思的世界。
12. **面对环保议题的全球会议,他的主题演讲振聋发聩,强调了生态平衡对于地球未来的重要性,激发了全球各界对可持续发展的热切关注。**
13. **在危机管理培训中,专家的案例分析振聋发聩,不仅提供了应对紧急情况的策略,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参与者对于风险预判和危机响应的深刻思考。**
14. **那首描述社会不公的歌曲振聋发聩,其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对现实的犀利批判,让人反思社会的道德底线和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
15. **他的一次论坛发言,振聋发聩地提出了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励了科技界与产业界的创新热情。**
这些例子展示了"振聋发聩"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强调了语言或言论对人思想的影响,无论是激发现实问题的思考,还是推动社会进步,这个成语都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其深刻含义。

最新句子素材

教我怎么写连笔字签名

教我怎么写连笔字签名

写连笔字签名是很多人的兴趣爱好,也是日常生活中实用的技能。以下是一些基本步骤和技巧,帮助你学会写连笔字签名: ### 1. 选择合适的笔和纸 - **笔**:选择一款流畅的钢笔或中性笔。钢笔能够提供更丰富的连笔效果,而中性笔则便于日常使用。...

171 人阅读 时间:2024-07-30
风雨同舟的意思

风雨同舟的意思

风雨同舟"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在风雨中共同乘坐一条船”,常用来比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人们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同舟共济。这个成语通常表达的是合作、共担风险、相互支持和团队精神的含义。以下是关于“风雨同舟”的几种常见解释: 1....

172 人阅读 时间:2024-07-30
拼搏努力正能量的歌曲

拼搏努力正能量的歌曲

拼搏、努力和正能量的歌曲是一种激励人心、激发潜能的音乐类型,它们通常包含着积极向上的歌词和鼓舞人心的旋律。下面是一些广受欢迎的拼搏努力正能量歌曲,它们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传唱,激励着人们追求梦想、不断前进: 1. **《飞得更高》** - 费...

173 人阅读 时间:2024-07-30
感恩老师的诗词佳句

感恩老师的诗词佳句

感恩老师的诗词佳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教师的尊重和感激之情的表达,以下是一些经典和流传广泛的诗句: 1. 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未知天地德,常愿破邪宗。 削尽愚顽质,愿为大匠功。 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174 人阅读 时间:2024-07-30
优美句子段落摘抄

优美句子段落摘抄

优美句子和段落摘抄是文学、诗歌和散文中的精华,它们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自然景象。以下是一些经典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摘抄,涵盖了不同主题,希望能够激发你的灵感: 1. **自然风光**: - “山川之大,江河之深,绿树环...

175 人阅读 时间:2024-07-30
个性签名伤感古风

个性签名伤感古风

个性签名是一种表达个人情感、态度或是生活哲学的方式,特别在古风和伤感风格中,通常蕴含着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文学美感。下面列举了一些关于个性签名的伤感古风示例,希望能够激发你的灵感: 1. "月色浸衣寒,独倚西窗泪两行。" 2. "夜深人静,灯...

176 人阅读 时间:2024-07-30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