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包含反义词的成语,其中“三长两短”也包含反义词:1. 生死相依:指生死互相依托,不能分离。反义词为“离乡背井”或“分离”。2. 大同小异:指某些事物虽然有差异,但大体上还是相似的。反义词为“截然不同”。3. 喜新厌旧:指喜欢新的事物而对旧的事物失去兴趣。反义词为“安定如常”。4. 爱憎分明:指喜欢和讨厌的事物都非常明显。反义词为“模糊不清”。5. 高低起伏:指事物的变化起伏很大。反义词为“平稳如镜”。6. 前后矛盾:指在同一个论述中前后表述不一致。反义词为“前后一致”。7. 错综复杂:指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理解。反义词为“简单明了”。8. 虚实相生:指虚和实互为依存,互相转化。反义词为“真实不虚”。9. 虚无飘渺:指事物虚无缥渺,不实在。反义词为“实实在在”。10. 黑白分明:指事物的黑白非常明显,容易分辨。反义词为“灰白不分”。
1. 出处:该成语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用法: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感情。创作一句话:他们两人的感情淡如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2. 出处:该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法:用于劝诫他人不要做自己不愿意别人对自己做的事情。创作一句话:我们应当遵循这个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出处:该成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用法:用于劝诫人们要从好的方面学习,改正自己的缺点。创作一句话:他选择了择善而从的路,不断地提高自己。4. 出处:该成语出自《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用法:用于劝诫人们要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创作一句话:他总是温故知新,因此无论学什么都能迅速掌握。5. 出处:该成语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道者三:忠、信、勇也。’”用法:用于形容君子的品质。创作一句话:他就是这样的君子,忠诚、诚实、勇敢,无一不备。6. 出处:该成语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用法:用于劝诫人们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创作一句话:他每天都会反省自己,博学而日省,因此他的进步非常快。
"不得不" 是一个双重否定词组,其中的 "不得不" 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否定词。因此,"不得不" 是一个双重否定词。 以下是一些包含 "不得不" 的例子: 1. 我不得不起床去上课。 (I have to get up and go to ...
人来人往,汉语成语,拼音是rén lái rén wǎng,意思是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此成语出自《西江月·再题义门胡氏女壁》。那么,关于人来人往的词语有哪些呢?下面进行详细解答。 1.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一些表示“来之不易”的词语包括: 1. 易如反掌 2. 举手之劳 3. 劳苦功高 4. 累建奇功 5. 劳神苦形 6. 九牛二虎之力 7. 劳心苦力 8. 无往不胜 9. 劳动模范 10. 竭尽全力 11. 不辞劳苦 12. 锲而不舍 13...
以下是一些磨灭模糊难辨的词语: 1. 隐晦:意思是指含糊不清,不易理解,暗含深意的词语或表达。 2. 模棱两可:意思是指事物的性质、界限或态度不明确,难以确定。 3. 含糊不清:意思是指表达不够明确,不容易理解,让人感到困惑的词语或表达。 ...
1. 雷霆万钧 2. 雷厉风行 3. 惊天动地 4. 暴风骤雨 5. 如雷贯耳 6. 雷霆一击 7. 雷声大,雨点小 8. 雷鸣电闪 9. 雷打不动 10. 惊涛骇浪 11. 雷霆之怒 12. 雷声隆隆 13. 风驰电掣 14. 小题大做 ...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