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写作效率工具

当前位置: 好写作网 > 词语素材

赏析加点字词

时间:2023-12-30   |   分类:词语素材
赏 析 加 点 字 词

1.心旷神怡:形容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2.波澜壮阔:形容水面辽阔,现多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
3.别具匠心: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4.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5.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6.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7.乐此不疲: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8.呆若木鸡: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9.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10.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11.漫不经心: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12.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13.气焰嚣张:嚣张:猖狂的样子。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14.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15.大步流星: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16.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17.形容枯槁:枯槁:枯萎,枯黄。身体瘦弱,面色枯黄。
18.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悠闲而舒适。
19.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
20.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21.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22.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3.运筹帷幄:运:筹划;帷幄:军用帐幕。在军帐内对军略作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24.一视同仁: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5.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26.引人入胜:胜:胜境。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27.悠然自得:悠然: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悠闲而舒适。
28.和睦相处:彼此和好地相处。
29.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30.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1. 心旷神怡:出自《红楼梦》第二十四回:“贾母心旷神怡,坐得更久些。” 用法:用于描写心情愉快,精神舒畅的状态。 创作一句话:今天阳光明媚,心旷神怡。
2. 波澜壮阔:出自唐代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用法:用于描写水面辽阔,现多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的场面。 创作一句话:他的领导风格如波澜壮阔,让人印象深刻。
3. 别具匠心:出自明朝归有光《上堂问起居饮食止息论》:“二疏乞骸骨,别具匠心也。” 用法:用于形容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 创作一句话:他的设计别具匠心,让人眼前一亮。
4. 可见一斑:出自明朝张居正《答申鹿芝书》:“可见一斑,是合上天之德。” 用法:用于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创作一句话:从这几个人的疯狂行为中,可见一斑,他们一定是团伙犯罪。
5. 络绎不绝:出自《列子·黄帝》:“虎狼跋扈,络绎不绝。” 用法:用于描写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创作一句话:清明节,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烈士陵园,向烈士致敬。
6. 眼花缭乱:出自明朝冯梦龙《醒世恒言·刘知远别妻》:“抬头看天空,眼花缭乱。” 用法:用于形容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创作一句话:这里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7. 乐此不疲: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刘小九乐此不疲,尽心竭力。” 用法:用于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创作一句话:他很喜欢画画,每天都会乐此不疲,用心去创作。
8. 呆若木鸡: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刘小九呆若木鸡,一言不发。” 用法: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创作一句话:他听了这个可怕的消息,呆若木鸡,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9. 栩栩如生:出自明朝徐渭《牡丹亭》:“著作修改,栩栩如生。” 用法: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创作一句话:他的画作栩栩如生,仿佛可以触摸到。
10. 当之无愧: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此乃强行为盗之人,刘小九杀人灭口,当之无愧。” 用法:无须感到惭愧。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创作一句话:他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之无愧。
11. 漫不经心:出自明朝徐渭《牡丹亭》:“漫不经心,杳无音信。” 用法: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创作一句话:他对待这次比赛漫不经心,结果发挥失常,未能取得好成绩。
12. 翻来覆去: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尚书翻来覆去,细细耳熟,约莫是叔侄之语。” 用法: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创作一句话:他翻来覆去地检查试卷,生怕出错。
13. 气焰嚣张: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今日气焰嚣张,霸占我城。” 用法:形容人威势逼人,猖狂放肆。 创作一句话:他的气焰嚣张,众人皆知。
14. 迫不及待: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急切得不能再等待。” 用法:形容心情急切。 创作一句话:他的梦想已经实现,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新的旅程。
15. 大步流星: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刘小九大步流星,直奔未知的未来。” 用法:形容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创作一句话:他的步伐坚定有力,大步流星地奔向未来。
16. 引人入胜: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书中有许多引人入胜的篇目。” 用法:指吸引人进入佳境。现多用来指风景或文艺作品特别吸引人。 创作一句话:这本书描绘的世界十分引人入胜,让人身临其境。
17. 形容枯槁:出自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刘小九焚骸证梦》:“形容枯槁,形容憔悴。” 用法:身体瘦弱,面色枯黄。 创作一句话:经过长途跋涉,他形容枯槁,疲惫不堪。
18

最新词语素材

官理是词语吗

官理是词语吗

官理不是一个词语,可能是“官吏”或“管理”的误写。官吏,是一个词语,指政府中执行职务的人员,如公务员、官员等。管理,也是一个词语,指对组织或事物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行为。$$$官理并不是一个词语,可能是"官吏"或"管理"的误写。官吏...

171 人阅读 时间:2023-12-30
沾到是词语吗

沾到是词语吗

“沾到”是汉语词汇,读作“zhān dào”,意思是因接触而被弄到。$$$出处:无特定出处,为日常用语。 用法:常用作动词,表示物体、液体、气体等因接触而被沾染。 创作一句话:我拿纸巾把衣服上的污渍都沾到了。...

172 人阅读 时间:2023-12-30
已住是词语吗

已住是词语吗

"已住" 是一个词语,通常用于表示已经居住在某个地方一段时间,例如 "他已经住在这里五年了"。$$$出处:这个词语的出处并不是明确的,它是一种通用的表达方式,可能源于汉语的习惯用法。 用法:在中国,人们经常使用这个词来表示一个人已经在某个地...

173 人阅读 时间:2023-12-30
要罚是词语吗

要罚是词语吗

“要罚”不是一个词语。“要”和“罚”分别是可以单独构成词的。“要”是一个动词或者助词,可以表示“需要”、“想要”、“重要”等意思。“罚”是一个动词或者名词,可以表示“惩罚”、“罚款”、“罚球”等意思。如果你想要表达“需要受到惩罚”的意思,你...

174 人阅读 时间:2023-12-30
含动物的词语有哪些

含动物的词语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含有动物的词语: 1. 猴子 2. 老虎 3. 熊猫 4. 狮子 5. 长颈鹿 6. 大象 7. 羚羊 8. 犀牛 9. 猪 10. 牛 11. 羊 12. 马 13. 鹅 14. 鸭 15. 鸡 16. 鸽子 17. 鹰 18....

175 人阅读 时间:2023-12-30
够了是词语吗

够了是词语吗

"够了"是一个汉语词语,可以作为动词和形容词使用,表示满足、足够的意思。以下是一些关于“够了”的用法和例句: 1. 动词用法:表示停止某项活动或者不再需要某样东西。 例如: - 我已经吃饱了,你吃吧。 - 这本书我已经看完了,不需要再看了。...

176 人阅读 时间:2023-12-30

Copyright @ 好写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147452号-1